
诸葛亮的诗句名言
1、优秀的将领特别注意把握时机,怕错过时机,他们休息时不脱衣解带,脚不离开地面,行军时鞋掉了也不去捡。这句话指出优秀的将领时刻准备抓住难得的战机,不让它错失。
2、我们都能想象,当年刘备在白帝城去世的时候,放心不下的也是儿子刘禅,于是将刘禅及蜀国托孤给诸葛亮和李严。同理,公元234年,诸葛亮的身体越来越差,自己儿子却无人可以托付,于是将自己毕生的经验总结为一句话,传给儿子诸葛瞻,让儿子更好地为人处世。(诸葛亮的诗句名言)。
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滴水。
4、布衣吟啸足千秋,草庐频顾,收起潜龙,蜀丞相尽瘁鞠躬,非得已也;
5、卧龙明??佚名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6、译文:弘扬志士们的气概,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7、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诸葛亮 《将苑-知人性》
8、——罗贯中《三国演义》中赋于诸葛草庐的门联
9、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10、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11、 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诸葛亮
12、这副对联仅用了短短的十个字,赞颂了诸葛亮才高睿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功绩。所谓“两表”是指诸葛亮入川后为蜀汉大业所作的前、后两个《出师表》;还“一对”是指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所作的《隆中对》,在文中诸葛亮有“三分天下”的精辟分析。
13、良将之趋时也,衣不解带,足不蹑地,履遗不蹑。——三国·诸葛亮《兵要》。
14、出自诸葛亮《戒外甥书》。如果意志不坚定,意气不昂扬,徒然随众附和,沉溺于习俗私情,碌碌无为,就将继续伏匿于凡庸人之中,终究不免于卑下的地位。
15、龙蟠虎踞;龙盘虎踞;力排众议;苟全性命;盖世无双;肝心若裂;汉贼不两立;
16、嘉庆丁卯(公元1807年),知沔县事,山东泰安范抡策题诸葛亮死在五丈原上,曾使司马懿追兵受警而遗留下了慌恐不安;匡扶蜀汉帝业于鼎立之中,诸葛亮不愧是世所敬仰的名臣。铜雀台荒,七十二疑冢安在;定军山古,百千载血祀常新。
17、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
18、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19、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20、有些人,心真的如称,好如不好,一眼便知,这样的人,所以他真的不能为人作轻重,因为一旦说出来了,那么就很容易得罪人。
21、公本识字耕田人,为感殊遇驱弛,以三分始,以六出终,统一古今难,效死不渝,遗恨功名存两表;世又陈强古冶子,应笑同根煎急,谁开诚心?谁广忠益?安危天下计,先生以往,缅怀风义拂残碑。近人王天培撰书。
22、也有一颗“致君尧舜”辅佐之心,但他仕途坎坷,终其一生都未能如愿。因此这首诗就更加显得沉郁顿挫,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是无限仰慕,倍加敬重。
23、此诗前二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后二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
24、有文事必有武备。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25、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26、——佚名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诸葛亮志当存高远。
27、如今的人,价值观,都不一样了。不以勤俭为荣,反而瞧不起勤俭持家的人,甚至嘲笑挖苦那些很勤俭的人,都喜欢铺张浪费,在这个年代铺张浪费还能拿去显摆,发朋友,让人真的感到很无语。
28、此地藉卧龙以传,看丹江西抱、白水东环,只许长留名士隐;
29、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
30、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潺飞石髓;
31、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赞颂诸葛亮在蜀川的功德的对联:“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尊教受;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3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杜甫:《咏怀古迹五首》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王安石:《诸葛亮诗》区区庸蜀文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